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下,2019年南京大学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按照“一年转变、两年改观、三年见成效”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校各部门凝心聚力、精诚合作,经过三年的集中建设,核心业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职工、干部、党建、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外事等部门业务流程得到了重构,各类信息化平台基本建成,全校师生通过线上办理业务的覆盖面大幅提升。通过数据统一纳入学校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实现了重点业务部门的数据对接,通过业务流程互通,实现了跨部门业务的线上办理,基本消除了师生办事靠跑腿的现象,大幅提升部门办事效率和师生满意度。重点业务部门依靠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水平也显著提升。
一、全面推进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改革信息化建设模式,创新信息化协同建设机制
围绕增强“改革创新”第一动力、建设“第一个南大”的目标,在全面梳理分析我校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座谈、调研等形式,充分听取师生对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立足学校发展大局,从学校全局出发,推进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性问题,构建统筹规划、部门协同、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全面推进南大特色“智慧校园”建设,共同推进南京大学信息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创新信息化项目建设“双负责人”制,即围绕重点业务部门信息化项目建设,从信息化中心和业务部门各聘任一名骨干作为项目共同负责人,“一对一”负责业务部门项目的调研、规划、设计、建设及质量管控 。信息化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全面深入到各业务部门一线,与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共同疏通各业务流程,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拓扑图。项目负责人之间密切协同,定期开展工作研讨,及时解决部门之间业务接口对接难题,确保业务系统建设推进的同时,各系统之间及时形成联动。业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牵头推进大量历史数据的清洗,确保项目投入运行即能产生成效。
改革信息化建设模式,建立信息化部门、业务部门、第三方公司三方良性运行机制。信息化中心强化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督与管理,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建立了高效的三方协作运行机制。通过项目双负责人制的协同,畅通了与第三方公司的业务沟通、工作推进、日常监督,以及项目验收把关,形成环环相扣,确保了所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的高效协同与高质量投入运行。
信息化中心与全校各部门精诚合作,共同推进业务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三年里,项目双负责人共召开2173场业务部门信息化需求调研会,信息化中心牵头举行了408场多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协调会、96次项目进展汇报会、74次业务系统培训会和38次师生座谈会。
三年来,南京大学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关键变量,实现了信息化队伍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创新“项目双负责人制”建设模式为杠杆,取得了多个重点业务部门信息化业务覆盖的最大增量;以主动服务部门和师生的作风为窗口形象,形成了干事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以中心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建设为重点,以身作则,极大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建设管理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为抓手,构建了全校信息化工作一盘棋、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二、打破数据壁垒,多部门共同推进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综合管理与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在信息化中心和全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集中建设,人事、干部、党建、研究生、学工、教务、科研、外事、网上办事大厅、南京大学信息门户、南京大学APP、OA系统、统一自助服务平台等重点业务系统陆续上线,逐步实现了各部门业务的无纸化和线上化,重点攻克多个部门业务流程打通与数据共享的核心问题,通过部门间的协同联动,逐步消除“数据孤岛”,业务流程得到优化,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职工服务方面,打通了人事同科研、财务、出国出境、党建、干部、保卫、图书等部门的业务流程,完成18个跨部门业务数据的对接,实现了所有类型教职工、全周期人事管理服务的信息化。通过人事与科研、教务的数据对接,实现了职称评审全过程线上化,职称评审业务效率显著提升,职称申报材料在职能部门审核所需时间从原先30个工作日(2018)减少到1个工作日(2021),同行专家外审时间从15个工作日(2018)减少到3.5个工作日(2021)。
在学生服务方面,通过本科生学工、教务、研究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全面打通学生同人事、财务、科研、外事、图书、住宿、一卡通、上网、进出校、体检、医保等14个部门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完成各个业务系统数据的对接共享,实现了学生从入校、在校学习生活、到毕业离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三元四维”本科生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启动,设计灵活的培养方案管理功能模块,首次实现了培养方案全线上化管理,及时支撑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研究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多个“第一”:第一个“一站式”迎新系统、第一个选课系统、第一个学位管理系统、第一个入校照片在线采集云比对管理系统等。
围绕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的综合体系。网上办事大厅已进驻了37个业务部门的393个服务事项,涵盖教育教学、行政办公、党务服务、科学研究、信息网络等27个主题,提供人事、学工、研究生等165个在线服务。通过统一自助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成绩单、在读证明、各类奖学金证书、收入证明、在职证明等,涵盖人力资源处、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财务处、保卫处等部门业务的260项事项的7*24小时自助打印服务,三年来累计服务师生60.2万人次,打印出件70.6万份。
为了持续提高信息化服务效率,上线统一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化运维工作流程,建立全流程监督考核机制,实现信息化服务全过程闭环管理。规范日常巡检,强化在线监控职能,建立故障处理机制,运维服务做到 15 分钟响应、一小时处理、当天办结,报障处理一小时解决率从 2018 年的 25.6%提高到 2021 年的 73.6%,平均故障解决工时从 2018 年的 63 小时减少到 2021 年的 5 小时。
三、多部门密切协同,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化支持
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信息化中心与党办、校办、学工、研工、人资、海外、保卫、后勤、校医院等部门高效协同、克服种种困难,快速上线了返校健康填报、请销假、每日健康打卡、访客通行等系统,深度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学校疫情防控和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持手段和解决方案。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信息化中心联合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整合教学信息化工具和网络教学资源,制定相关线上教学活动方案,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稳定可靠地的在线上课程保障;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在线授课的预约流程,提升师生的操作体验,上线了云视频会议,全面打通学生课表、选课相关数据,实现在线课程“一键预约,一键上课”。
为满足学校“错时、错峰、错区域、错批次”防疫要求,更好服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安全,保障新生安全入校,开发返校健康填报、请销假、每日健康打卡等系统,将“苏康码”与“校园码”打通,协助各部门精准掌控防控信息,同时实现一码通行、一码消费。有力地促进疫情防控的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和快速反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数据支持。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全校各部门凝聚共识,通力协作,形成全校信息化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通过三年的建设,在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上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转观念、转方式、转管理,提效率、提绩效、提层次,南京大学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全方位和历史性的建设成效。
当前,全校的信息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接下来,将对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与全校各部门密切协同,为学校的教育改革、科研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撑。
信息化中心将紧紧把握“九个第一”、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总目标,坚持“以出神入化之功,收出类拔萃之效”的总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以更高的站位和视野,创新管理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形成南大特色的“智慧校园”,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第一个南大”早日实现。